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依饭节起源和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30 20:08:44

  仫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依饭节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仫佬山乡人民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依饭节是罗城仫佬山乡人民群众的一个最为独特、隆重而又富于神秘色彩和鲜明个性的传统节日。

  依饭节又称依饭公爷和喜乐愿,是向祖先还愿和庆贺当年好收成、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意思,带有十分强烈的感恩和祝愿的成分。相传在很久以前,仫佬族的祖先被奸人陷害,在即将遭到杀身之祸时,突然得到梁善利、吴广惠两位监管和一骑白马姑娘搭救。之后隐居山林,相安无事、生活富足、繁衍后代。为了感激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后人把两位监管尊称为王侯,把白马姑娘敬为神仙来祭祀,激励后人光大祖德和祈求平安。该节一般都在立冬前后择吉日而定。当天,人们宰猪杀鸡,包三角粽,蒸糯米团,用红薯、芋头制作许多黄牛、水牛模型,用红线扎起一束束糯谷穗,并备素肉食品十二种,陈列于祭坛祭依饭公爷。法师二人,一师念经请神:一师扮神灵,头戴面具,身穿法衣,边舞边唱,一直请完三十六位神。然后把牛模型、谷穗分给各户置于香火上。村寨各户,宾客盈门,几十里路以外的兄弟民族亲友,也纷纷前来祝贺,参加节日活动,热闹非凡,狂欢一天一夜,活动始告结束。据有关资料记载,依饭节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仫佬山乡人民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庆典活动以及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依饭节的知名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区内外享有一定盛名。

  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称伶和谨。依饭节是仫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带有强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依饭节又称喜乐愿、依饭公爷,意为向祖先还愿。

  关于依饭节的来历,有两种传说。其一,传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其二,传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仫佬族每10年中分别3次于农历立冬时节选择吉日,以仫佬族人居住区域所谓的冬为单位,在各自的宗族祠堂里举行隆重而神圣的依饭节,进行虔诚的祭祀活动。整个活动历时一昼夜,由安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哥、合兵和送圣七个程序组成。节日期间,全村上下一片欢腾,男女老少同庆丰收,共享欢乐,相互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依饭节为仫佬族所独有,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它体现出仫佬族文化之精髓,进而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目前,仫佬族的许多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依饭节传承的文化空间逐渐缩小,传承后继乏人,亟待抢救、保护。

  仫佬族是古代僚、伶的一支,史你木老、姆佬。现在广西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关于依饭节的来历,有三种传说与依饭仪式关系较大。

  其一,传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

  其二,传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其三,依饭节是从纪念仫佬族英雄罗义和罗英父女俩的功德演化而来的。传说罗义、罗英父女俩能射狮驯牛,又会垦荒忡地,使仫佬族人丰衣足食。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村村寨寨聚会敲锣、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就演化为还祖先愿的节日。如今人们还在节日里唱歌、跳舞,舞狮、舞龙、唱彩调,热闹的笑声回荡在寨子中。青年们更是高兴,他们到野外走坡。走坡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他们在山脚边、坡上、路旁,互相以歌对答。小伙子先唱邀请歌,姑娘杆愿意与之交流,则唱歌表示答应,至两情相依时,则唱定情歌。悠扬的歌声交织着青年们新的向往,给古老的依饭节增添了新的活。

  依饭节的欢庆地点选在公共祠堂。祠堂前搭一个彩台,事先选好的糯米谷穗要谷粒饱满、谷穗粗长,人们用彩线将谷穗系好挂在祠堂的墙上,给人以丰收的景象。在祠堂中央摆一张八仙桌,桌子上的祭祀物品有鸡、鸭、鱼、蛋,五色糯饭等:外围一圈放着甜酒、花生、芝麻、黄豆、八角,沙姜、胡椒等物品;最外面一圈则放着用红薯、芋头做的家畜像。人们在红薯上竖插4根香梗作猪脚,用麻线作猪尾巴;在芋头上竖插4根香梗为牛脚,用麻线作牛尾巴。整桌祭品,象征着丰收,六畜兴旺。

  祭祀时,同宗族的人们都来到节庆场上,他们看着帅公请36个乐意为人间做好事的神来参加依饭节,每请到一位神,师公换戴该神的面具,意即该神来到了人们中间,接受人们的祈愿,也给人们带来丰收的祝福,师公边跳边唱赞神歌,唱神的来历、神的功德,在场的人门也以啊呼作为呼应。整个场上一片崇拜的肃穆气氛。整个请神、敬神仪式从头天清晨始至第二天天亮方能结束。结束时,将桌上的祭品和墙上的谷穗分与各家各户,意为让大家分享神赐予的祝福。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