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大同古镇游记
更新时间:2024-06-30 21:21:28

  周六无事,独游(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赤水河畔的)大同古镇。

  从古镇口入,见路边几所旧屋,住户寥寥,屋顶的几缕蛛网,深闭的几把旧锁,歪斜的两艘破船,诉说着历史变迁,时光转换。但旧屋木质串架,青瓦檐角,雕窗镂刻,仍显著突出。从院落看去,碧水在,山石在,翠竹在,便有几许欢喜。

  至陈贡珊碑处。工人正搭木建亭,为其遮风挡雨,雏形已具,快雕花着色。觉以亭护碑甚好,碑正直古朴,亭棱角分明,相得益彰。碑旁有大石,刻“天地良心”四字,亦引人注目。

  岸边多立老树,枝桠横斜,绿叶茂密,阳光渗漏,斑驳于地。一树为“三口之家”,外伸主干,再分三枝,藤缠须绕,长相厮守。一树抱石挺立,根部裸露,中有空洞,其下有焚香膜拜或红绳相系者。另有两树似巨伞车盖,可挡烈日。

  下码头处,因多日未雨,水落石出,大小相杂,圆方相配,青黄相交。其一石,周身圆眼,如蜂巢;其一石,丝线纵横,如棋盘。其一石,浸于水,如碧玉。数不胜数,堆叠挤磨,填塞河道,足见远古地壳运动之剧烈,盐运行船之险恶。水流虽小,但于石间飞雪激浪,訇然有声,令人忘形。岸边两三人垂钓,竖七八钓杆,静坐默然。

  古镇以青石为路,随势起伏,高低不一,错落有致,且有曲径通幽之妙,常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场中“一线天”街,仰望屋檐,常不见日。古镇下水道至今仍存,行于其上,不闻秽气,路面清洁,无污水漫溢。

  民居为木质架构,青瓦盖顶。背山面多为两层,底层内进较深,屋内湿润,上搭阁楼,多开天窗。临河多吊脚楼,或矗立石上,或以木相撑,远望危危乎将倾,然历百年而不倒,足见造屋之精,架构之巧。处吊脚楼多闻潺潺流水声,亦可览白云绿竹,得自然之趣。民居外多种花草盆景,以增绿色。住家多养猫,常懒散悠闲。

  古镇河边多巨石。一块青苔满布,上有石阶,恐为涨水时观水用。其下巨石相驼,俯水而立,临水处刻“金石刀”“奋斗”字样,虽非古物,然字形刚正,入石三分,令人肃然。另有石刻“福”“寿”字样,体态圆转。一石甚巨,石上造屋,又生树相拥,遒劲有力。

  古镇观音庙,依山而建,见远山,观河流,览飞瀑。庙中有九龙壁、皇帝御赐碑和侍坐图。九龙壁上九龙镂刻,威武庄严,交相缠绕,栩栩如生,令人生畏。侍坐图为儒家先驱孔子与学生畅谈理想之图,气氛融洽,令人想见师生情谊之美好。儒家画面在观音庙里出现,且置于醒目处也属独特者。

  据说,昔日船运发达,大同多建铁匠铺,最繁荣时有六七十家。赶场天,打铁叮噹声、叫卖吆喝声,划拳行令声,交相融合,热闹异常。

  而现在,大同已建新街,加上青壮年多外出谋生,古镇上多为老人小孩,便冷清下来。老人或屋外独坐,或相约打牌,或抚育孙辈,生活恬淡,悠散闲适。亦有老人不甘寂寞,勤练书法,笔端不辍,或勤于刀工,精做鸟笼。惟小孩三五成群,多做游戏,但也是倏忽而来,倏忽而去。

  都市人要沉静心灵,洗涤浮躁,往大同一游,必有收获。

  渐傍晚,从古镇出,路边残破的古碾子、古磨,便成老画,隐隐透出远古气息,静溢而慵懒。而屋内漏出的缕缕灯光,又将古镇这一坛清酒长相酝酿。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