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乌兰察布放鞭炮的由来
更新时间:2024-06-30 19:59:14

  放鞭炮的习俗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梦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炮竹,由此来逐退瘟神恶鬼。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是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炮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后来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放在了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炮仗。人们还将许多小型炮仗像长鞭似的串在一起,称为鞭炮,使之点燃之后,响声不绝。鞭炮的名称,沿袭至今。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