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陇东道情
更新时间:2024-06-30 21:34:34

  陇东道情发源于庆阳、环县一带。约在100多年前,由民间艺人赶着毛驴,驮着锣鼓乐器,用皮影艺术表演。后经系统地挖掘、搜集、整理、改造,于1959年搬上舞台,并正式定名为陇剧。30多年来,陇剧在保持陇东道情独特风格的基础上,吸收秦腔、越剧、昆曲、黄梅戏、秧歌剧等戏剧之长,从音乐、唱腔、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形成了节奏明快、曲调婉转动听、表演细腻优美、服饰飘逸素雅、布景柔和协调、富有民间色彩的独特风格。

  陇剧的代表剧目有《枫洛池》、《谢瑶环》、《假婿乘龙》等。其中《枫洛池》曾于1959年国庆10周年在北京演出后,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和鼓励,戏剧界的知名人士田汉、梅兰芳等人,也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秦剧秦剧,也称秦腔、梆子腔,是甘肃起源最早,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地方戏剧,远在元末明初就独树一帜。秦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基本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昆腔、青阳腔的特长,形成了高亢爽朗、激昂悲壮、动人心弦、表现力强的独特风格。乐器有板胡、三弦、笛子、梆子、锣、鼓等,具有秦剧音乐的独到之处。表演更是丰富多彩,有一些特技绝招,如耍翎子、摇帽翅、甩梢子、弹胡子等等。秦剧约有3000多个传统剧目,著名的有《火焰驹》、《三滴血》、《赵氏孤儿》、《游西湖》等。

  目前,除有甘肃省秦腔专业剧团外,各地、州、市、县均有专业秦剧团或秦剧宣传队,秦剧已成为全省人民喜爱的唯一剧种。丝路花雨甘肃省歌舞团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创作了不少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剧目,其中,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古代艺术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在国内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并以感人的剧情,优美的舞姿、绚丽的服饰荣获30周年献礼演出一等奖。有民族舞剧的里程碑、处处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艺术之光之誉称。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