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于都客家锁呐
更新时间:2024-06-30 21:28:19

  自从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汉人为避战乱,不得不离开沃野千里的中原故居,举家举族衣冠南下展转迁涉,终于安营扎寨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将自己称之为客家人。客家人不仅带来了中原文明,更与土著畲族人相濡以沫,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而于都客家唢呐便是这浩如烟海的客家文化宝库中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于都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就盛行于民间: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于都唢呐一般配以锣、鼓、钹等打击乐,所以俗称吹打。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 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冒声冒息蛮难过。而位于县城西南的禾丰、靖石一带还将唢呐手称为鼓手,实为吹鼓手音乐。

  于都客家唢呐吸取了赣南采茶戏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与特色,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乐协调。是客家八音最主要的乐器,也是客家人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乐器。于都唢呐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十分轻便灵活。唢呐手们还根据自己的吹奏实践,编成了众多的唢呐曲牌。据调查,于都唢呐光是传统曲牌就有280多个。一般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催人泪下。别看小小一支唢呐,吹奏可是大有讲究,不同的场面就得吹奏不同的曲调。比如一般吹打时就有《将军下马》、《百凤朝阳》等热烈欢快的曲调:坐吹有《十堂花》、《扬州调》等;对吹则有《公婆吹》、《斑鸠调》等细腻悠扬的民间小调。不过,唢呐曲牌虽多,但吹奏却断断不可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砸你的唢呐,一辈子也不会有人请吹了。

  唢呐一般有木管、铜管、铝菅与锡菅之分,木管柔,铜管亮,锡管与铝菅在于都应用最广。于都唢呐又分为大、中、小辣子四种,大唢呐粗犷、气派,一般用在大场面;而一种细长的辣子(于都民间俗称吊辣子)因其音高而尖,且吹奏费力,所以只作点缀及伴奏之用。自然,用得最多的还是中、小两种唢呐。小唢呐欢快、含蓄、优雅,犹如含情脉脉之少女;中唢呐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恰似血气方刚之后生。所以这两种唢呐最富于表现力,用途也最广,于都唢呐不仅品种多样,曲牌复杂,而且还善于吸收各种乐器丰富的艺术养分,从而使之不断地完善与提高。比如有的曲牌就增加了二胡、笛子或锣鼓,这样,于都唢呐的吹奏便丰富多彩了。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