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地方特色剧种:评剧
更新时间:2024-06-30 19:38:51

  地方特色剧种:评剧

  评剧起源于我省冀东,流布在东北、华北各省。在冀东民间演唱艺术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了辽宁西部二人转的拉场形式和平调的唱法,将莲花落单口、对口形式,变成了分场彩唱的拆出形式,取名平腔;1909年孟夏庆春班到唐山演出,成兆才与任善庆、余钰波、张化文、月明珠等,在梆子、京剧鼓师的帮助下,吸收了梆子、京剧、皮影的鼓经、唱腔,及戏曲、秧歌等表演程式与动作,又将拆出变成了较为全面的戏曲形式,从而诞生了有自己的艺术特点的崭新剧种平腔梆子。它以通谷易懂的语言、音乐、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冀东乡土生活气息,受到了下层观众的欢迎。此后,又经过唐山落子与奉天落子两个发展、补充阶段,于1924年定名为评剧,并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与北方的乡镇山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评剧演出过的剧目有500余出,它的传统剧目也有200出左右,如《杜十娘》、《开店》、《花为媒》、《占花魁》、《劝爱保》、《安安送米》等。这些剧目多为成兆才所作。起初,评剧以三小行当的剧目为主,多表现低层群众的生活愿望。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前后,因受民主革命思想与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又产生了许多表现当代生活与同时代人的现代戏,如《杨三姐告状》、《爱国娇》、《枪毙驼龙》、《安重根刺伊滕博文》、《冤怨缘》等。

  评剧音乐为板腔体,属于梆子系统。其板式有慢板、二六、快板、散板四类,其伴奏乐器,除主奏的梆子板胡外,还有二胡、中胡、低胡、三弦、琵琶、竹笛、笙等。其唱腔朴素、生动、健康、细腻,并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表现力。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