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为什么夏至日不是最热的 夏至为什么要吃面
更新时间:2024-06-20 15:02:46

  因为夏至是夏季中的节气,所以有不少人以为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但其实夏至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那么为什么夏至日不是最热的呢?因为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热量积累的过程以及日平均温度的计算方式,所以夏至日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刻,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夏至为什么要吃面的介绍,不要错过了。

  为什么夏至日不是最热的

  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热其实不是太阳照射的,而是地面反射给大气的,因为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近地面是我们的直接热源,夏至日的时候虽然地面吸收了很多热量,不过等到它完全释放出来需要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

  夏至那天,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的确最多,但是在夏至过后的几十天中,虽然太阳的位置不是最高,但还是相当高的;日照不是最长,但也还是相当长。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所以日平均温度继续升高,到三伏天升到最高。

  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太阳光直接穿透大气层加热地面;地面再通过红外辐射、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等把热带给空气。大气层对于太阳辐射的热量来说,是进来畅通无阻,出去却很慢,很不容易,有点宽进严出,形成了保温作用。

  这就使地表的温度不会太高,到了晚上,这些热量又使地表的温度不致过低。这样一来,每天的平均温度就不完全取决于从太阳得到多少热量,而是每天得到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之间的差。

  夏至那天,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的确最多,但是在夏至过后的几十天中,虽然太阳的位置不是最高,但还是相当高的;日照不是最长,但也还是相当长。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所以日平均温度继续升高,到三伏天升到最高。

  夏至节气的含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日。至是极的意思,夏至也叫日长至。过了夏至,太阳的直射点逐渐往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长。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在夏至日这一天,整个北半球迎来了白昼最长的一天。我国白昼最长的是漠河,昼长近17小时;最短的是曾母暗沙,昼长12个小时多。我国南北白昼时长差距近5个小时。

  和夏至有关的谚语分享

  1、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这句话的意思是,芒种未入梅,天气会持续晴好,迟至夏至节气入梅,阴雨绵绵。

  2、芒种夏至,水浸禾田。

  这句话说的是南方,一般到了芒种或者夏至的时候雨水就会变多了,所以适合种稻子;而北方一般过了夏至雨水才会多起来,所以一般前边都是靠浇地才行。

  3、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这句话的意思是,芒种时候如果天气特别的热,那么等到夏至的时候雨水就会比较多了。

  夏至为什么要吃面

  1、面食敬神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这一食俗也流传至今。

  2、新麦尝新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夏至前后是麦子丰收、新面粉上市的时候,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过去,人们在这个时候多吃面,一方面是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条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

  3、防暑降温

  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说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医林纂要》说它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

  此外,夏季受凉后往往会出现鼻塞恶寒、头痛身重等症状,煮一碗热面,加些葱白及胡椒,趁热品尝,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面要吃,汤的营养更不要忘记。因为面在水煮过程中有很多B族维生素溶解在汤里,所以大家吃面的时候别忘多喝些汤。

  夏至吃面条的说法

  夏至吃面是有说法的。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夏至吃什么面好?

  1、伏面

  夏至过后,进入三伏,山西民间多吃凉面开胃消暑。山西凉面,又叫伏面,古称冷陶,虽非珍馐名点,却源于上古祀日,反映时令变迁,传承千年习俗,是一道融入文化遗韵的晋地美食。

  清代时夏至伏面已发展成为各种花色冷面。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2、凉面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看看各地区是如何吃冬至饺子夏至面的。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也是爱吃凉面,越长越好,一是代表了夏至这天是最长的一天,凉面是因为天气炎热,吃着口感更好。

  3、炸酱面

  炸酱面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

  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辣椒,醋等调味品。这样会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

  4、热面

  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那叫锅挑儿,据说有辟恶之意,吃热面是为驱除邪恶,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