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中华民族: - 黎族
更新时间:2024-06-30 19:29:52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黎族以农业为主,也有手工业、饲养业和商业。黎族地区沿海渔业、盐业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黎族传统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型屋两种。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用竹木架构;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独特的魅力。现在,在海南竹竿舞已成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

  习俗

  黎族习俗孩子长到十三,四岁便要搬到隆闺去居住,不与父母同住。隆闺是黎语,大意是不设灶的房子。男子自己上山备料盖隆闺,女人由父母帮盖,大多建在父母住屋附近或村边较偏僻的地方。隆闺有男女之分,大小之别,男子住的称兄弟隆闺,女子住的叫姐妹隆闺,大的住三五人,小的仅住一人,是黎族青年男女由相识到定情的小房子。隆闺的式样和住屋相似,不过要狭小得多,室内一般不间隔。隆闺仅开一个非常矮小的门,只可弯腰而入。

  禁忌:平常忌讳别人当面提及自己先辈的名字;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婚俗

  夜游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与隆闺有密切的联系。每当夕阳西下,男青年们便穿戴整齐,跋山涉水到远山别村的姐妹隆闺去,通过对歌和吹奏口弓、鼻箫来寻找情人。可以说是真正的自由恋爱。进入姐妹隆闺需要有一番才智,首先。男子要以歌叩门,女方若同意他进来,就回应一首歌;若不同意,就丢去一首不开门歌,男子只得另找它枝。待到男子进得门来,还不可随便乱坐,要对唱见面歌和请坐歌才行。坐下后,男子便要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说明是来找情侣还是来求婚的,女子回应是否已有情人。要是进入的隆闺里姑娘多,不知哪个姑娘愿投情,男女便要唱试情歌,愿意的姑娘自然就会回应他的。接下来,那种表达爱情的对歌声、口弓声和鼻箫声就会此起彼落,直到情投意合。情投意合后,男方就向女方送银元、铜钱、针、布衫、腰篓、竹笠等等物品,作为同床过夜的礼物。往后相互邀约,夜间常来常往。这种往来关系,有的达一月半年,有的达二三年。当然,也有花谢蒂落的,那就互唱断情分离歌。之后便互不干涉,各自寻找新的情人去。

  如果一对黎家情人恩爱难断,需缔结秦晋之好时,他们便把婚事告诉自己的父母。然后,男方一家的父母兄弟就要选定吉日,带上聘礼,这其中一定要精心采摘槟榔,到女方一家去提亲。槟榔要挨家挨户的送,让大家给予美好的祝愿,因为槟榔象征做婚姻常绿常新,预示男女双方相亲相爱,和睦美满。黎族称放槟榔或放衣服。

  食俗

  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做米饭的方法一是用陶锅或铁锅煮,与汉族焖饭的方法大体相同。另一种是颇有特色的野炊方法,即取下一节众筒,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里烤熟,用餐时剖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饭。若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更是异香扑鼻,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

  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

  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饮之酒大多是家酿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兰米酿造的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

  黎族同胞平时都喜欢嚼槟榔,吃法是将槟榔削成瓣,用栳叶包住,配上石灰膏和烟丝,放入口中细嚼,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发红,精神焕发。常吃槟榔还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视槟榔为健体长寿食品。

  典型食品:竹筒饭是黎族的传统风味食品。此外还有祥,是黎族风味菜,有两种,即汉语称为鱼茶和肉茶糯米饼。

  节庆

  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

  春节 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过春节前,家家年饭、酿年酒,舂灯叶(即一种年糕)。灯叶可存放一段时间,即变得很坚韧,可用利刀切片,再烤或炸,别有风味。除夕傍开始祭拜祖宗,吃年饭,喝年酒。初一都要闭门守在家中,初二才出门访亲探友,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摸虾,并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庆活动,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结束。

  三月三 黎族特有节日。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具有敬老美德的黎於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酿好的米酒、做好的糕点去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年青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打鱼,姑娘们烤鱼、煮饭。夜幕降临,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互诉衷情。青年男女要穿戴着美丽的民族服装,到传说中的娘母洞前祭拜祖先,然后共同娱乐,相看意中人。相中后,男女双方吃一种嵌入糖心的灯叶糕饼。姑娘则把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的腰间,小伙子也会把耳铃穿在小姑娘的耳朵上或把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