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鄂尔多斯婚礼:一部蒙古族的风情画卷
更新时间:2024-06-30 19:25:40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其婚礼仪式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仪式程序,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并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这些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既不同于其他民族婚礼的程序,也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婚礼有别,是蒙古族婚礼中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最隆重的形式,凝聚了蒙古民族礼仪风俗的精华,成为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蒙古民族风情画卷。

  这里的结婚日期一般由喇嘛选择。结婚前几天,男家女家通常要宰牛杀羊做准备,备下美酒和烟,制作或购买好看的蒙古袍、马靴。结婚那天,新郎会在吉祥的气氛中换上崭新的装束。一般是红缎结冠,或带“布里亚特”式的圆锥红缨帽,身着长袍,脚登长靴,负弓带箭,显得十分威武英俊。媒人、伴郎也都穿上盛装。一切具备,新郎和伴郎会在欢呼声中举起酒杯,唱起娶亲歌。大意是:成吉思汗传下来的婚礼,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让我们在辽阔的草原上,纵情歌唱,幸福万年长。歌毕,新郎在众人的簇拥下,跨上骏马向女家奔驰而去。通常新郎到达新娘家时,新娘家的蒙古包会紧闭着,佯装不知。这时男方会派出一位善于辞令的婚礼祝颂人,与伴娘们用歌声对答。祝颂人对答如流,众人方能被请进屋内。新郎进屋后,宾主会高兴地为新人的幸福举杯祝酒、高歌。礼毕,女方家还要派人送亲。起程时刻快到时,新娘会罩上鲜红的面纱,穿上桃红色的蒙古袍,在送亲的祝酒声中,乘马绕自家蒙古包3圈,向父母和朝夕相处的姐妹们告别,互相诉说慈爱、感恩、友谊之情,依依不舍。

  鄂尔多斯婚礼集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歌舞之大成,以幸福、吉祥、喜庆、热烈的情绪贯穿始终,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