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地震破坏力的大小主要什么判断 地震破坏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什么
更新时间:2024-06-30 21:52:50

  地震破坏力的大小主要什么判断

  地震破坏力

  地震破坏力大小取决于地震的震级、震源的深度以及距震中的距离。

  在地震学中,震源是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断层开始破裂的地方,震源向上投影到地表即为震中。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通常震级愈高,破坏就愈严重,但震源深浅也对破坏程度起关键作用。震源浅,影响面积会小些,但在受影响范围内的强度就极大;震源深,影响面积会较大,但造成的破坏却相对较少。一般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破坏力也就越大。如果人口密集区距离震中的距离越近,地震产生的破坏力也越强。这与一颗炸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

  地震

  破坏性地震介绍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一般震级大于5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的地震灾害。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按破坏程度不同破坏性地震可分轻微破坏性地震(3.0级≤震级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